如何避免三年级现象 如何正确应对三年级效应

2021-04-14 14:29:15非诚

如何避免三年级现象 如何正确应对三年级效应 很多家长可能都听说过“三年级现象”,“三年级现象”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孩子升到三年级之后,学习成绩开始大面积滑坡,不少家长对这一现象颇感困惑和无奈。有些家长会发现,自己的孩子上了三年级之后,成绩远不如一、二年级,不光是成绩下滑,字写得也潦草;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做完作业,来不及预习、复习;写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绍都表达不清楚……其实,这是孩子出现了“三年级现象”。

实际上,“三年级现象”的根源在于一二年级的时候,没有把孩子该培养的能力培养起来,而三年级则是一个关键转折期,不少一二年级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三年级之后,才发现曾经的骄傲的成绩一去不复返了,学习越来越感到吃力,甚至连上课思路都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了,很显然,这种状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整的话,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小学甚至是初中阶段的学习。

我相信有很多家长一定会在心里冒出很多的小问号:孩子明明之前一二年级的成绩还挺好的,怎么到了三年级一下子就掉得这么厉害?

业内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,这是典型的“三年级现象”。如何避免这种现象,我们首先要先从了解这一现象的成因开始入手。

01 为什么会出现“三年级现象”

这种现象的出现,自然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,也和三年级的知识拓展及考查内容的变化有关。很多家长说,一、二年级成绩好,不能算。三年级是个分水岭,三年级以后学习成绩好,那才叫真本事呢。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大概是因为,孩子在未入学之前,都上了学前班,应付一年级、二年级的知识比较轻松简单。再说,一、二年级,有家长们帮助,孩子们学习起来也就没那么多压力。

但正是因为之前养成了依赖的习惯,到了三年级,老师要求学生自己记住学校留的家庭作业,自己检查。很多事情,都在逐渐地脱离家长的帮助。那些自主能力强的孩子们就能很快适应,而那些依然依赖家长拨一拨,才动一动的孩子就会拉在后面,学习倍感吃力,渐渐形成了家长急,老师急,学生也急的“三年级现象”。

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通常都简单直白,所以,这种低级难度是拉不开学生之间的差距,大家分数都差不多,很接近。不仅如此,在这个阶段中,老师和家长基本上是手把手地教孩子学习,考试有老师在帮忙读题,在家做作业有父母在帮着读题。

 

但到了三年级就不一样了,老师更注重考查孩子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,需要孩子们展现更多的能力了,但换个角度来说,这其实也是给了孩子一个更好的自我成长的机会。

作为家长,在面对这种现象时,首要的是做到稳固心态,不急不躁,这样才能不乱了方才;其次就是要全面了解孩子,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,有的放矢,以避免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成绩下滑。

毕竟我们经过小学一二年级差不多两年的磨合,已经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,只要我们给予重视,完全有能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。

02 “四招”解决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的问题

孩子如果出现三年级成绩下滑的现象,我们可综合采取以下“四招”来解决此类问题。

1.重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

和学习外驱力正好相反,学习内驱力是一种生发于孩子内心深处、无需外部因素的鞭策,孩子主要依靠自身的学习意识就能完成学习任务。

一般而言,兴趣和成就感是实现学习内驱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。简单来说,就是一是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主动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;二是要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成就感,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,不容易出现懈怠甚至是厌学的情况。

当然,孩子光有学习内驱力还不够,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,两者有机结合,才能实现事半功倍,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。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,家长可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,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些学习方法,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孩子在学习上的“利器”。

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有很多,比如大名鼎鼎的“费曼学习法”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,此外还有思维导图法、刻意练习法、康纳尔笔记法等等。

2.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能力,打牢基础

学习能力是孩子能否驾驭得住学习的一种能力的体现,一般来说,学习能力越强的孩子,学起来就越轻松;而学习能力越差的孩子,学起来就越吃力。不言而喻,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教育重点。

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之后,我们就要开始引导孩子把学习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,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难题偏题,变成本末倒置。

不少孩子在三四年级之所以出现成绩下滑,根本原因还是原来的基础学得并不扎实,而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,基础知识不扎实,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断了,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成绩下滑在所难免。因此,只有先把基础知识学得扎实了,我们再去鼓励孩子往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进行延伸也不迟。

3.在学习上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,逐步提升孩子在学习上的自控力

孩子在学习上如果对父母过度依赖,就会导致一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,即父母说一下孩子才动一下,父母不说孩子也不动,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完全被抑制住了。

比如一些孩子在做作业时过度依赖父母,久而久之,孩子就形成了这种对父母的高度依赖性,当父母不在身边时,作业几乎无法独立完成等问题就会相继暴露出来了。

因此,我们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有序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,直到孩子能够完全做到独立自主学习为止。比如逐渐减少陪孩子写作业的时间,改为事先明确学习要求,事后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等等,这些做法都是在逐步提升孩子在学习上的自控力。

4.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强大自信

孩子从一二年级跨进三年级之后,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难度等,都要比之前一二年级有明显的增加,这使每个孩子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,不够自信的孩子自然就会在学习面前败下阵来,而有强大自信心的孩子就会迎难而上。可想而知,这两种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学习效果将有着天壤之别。

03 在语数学科上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

1.从语文学科方面来看

一二年级语文的侧重点是识字、写字和朗读等,很少对学生进行类似阅读理解题这样较为复杂内容的考查,学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。总体来讲,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几乎靠死记硬背就能应对,所以,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语文学科成绩方面都差不多,大家的分数差距并不大。

而到了三四年级就大不一样了,明显在学习难度上就有了大幅的提升,侧重点和一二年级不同,主要是阅读和写作等综合性较强的内容,着重考查孩子的认知、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等。从这一阶段起,如果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跟不上,成绩就会出现较大的滑坡。

此外,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级没有掌握好识字、写字的能力,没有打好阅读基础,那么到了三四年级,孩子就会觉得三四年级的学习难度很大,似乎一下子就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,不是认字困难,就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不得要领,这些都足以拖累孩子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学习。

因此,我们从一二年级就要引导孩子打好语文基础、搭建好学习整体框架,坚持高质量的阅读。

2.从数学学科方面来看

一二年级数学更侧重直观的认识,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,有整数的认识及基本的整数计算等等,孩子在生活中都能感知到所学的数学知识,所学内容和难度是大多数孩子都能轻松应对的,比如简单的加减法等等。

而三年级数学在认知领域上就远比一二年级要更深,比如从此时开始有了小数和分数的初步认识,还有简单的图形知识普及和一系列数学化空间观念的建立等等。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就有可能在这个环节中“掉队”了。

结语

“三年级现象”对很多孩子来说,确实是道坎,而这道坎并不是那么容易翻越,这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用好以上“四招”,努力提高孩子的各种综合实际能力,相信能够帮助孩子避免三年级学习成绩的滑坡!

推荐阅读

点击查看 更多内容